聚凤阁信息交流_一品楼全国论坛闲聊_51pcmc品茶论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 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

?

?

沪教委学202444号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

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

?

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14号)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4〕3号)要求,定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组织机构

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评审和全国总决赛选手推荐工作。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

三、大赛安排

(一)主体赛事

大赛分为学生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3项主体赛事。成长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和职教组;教学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

(二)同期活动

各高校围绕主体赛事广泛开展各类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活动,大赛期间举办校企供需对接、职业体验、就业指导巡讲等系列活动。入围市级决赛的学生选手将获得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名额,进入基地参与市级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培训,培训考核通过后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推荐重点企业优质岗位。

四、参赛报名

(一)所有参赛选手须登录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以下简称“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进行报名,在大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

(二)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首届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金奖、银奖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原赛道比赛。

(三)参赛选手应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各参赛高校按要求设校级管理员,使用大赛组委会分配的账号登录大赛平台进行校级管理及信息查看,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提交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参赛要求。

五、赛程安排

(一)校级初赛

校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各高校参照大赛方案,自主确定参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大赛将综合考虑各高校参赛人数、参赛比例等因素分配复赛名额。各高校完成校赛后,按照分配的市级复赛参赛名额择优推荐参赛选手。

校赛期间,大赛平台开放成长赛道生涯闯关功能、就业赛道职业适配度测评功能,参赛选手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二)市级复赛

复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标准,采用线上评审方式进行。

(三)市级决赛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采用现场比赛形式进行。

六、工作要求

(一)充分发动

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把大赛作为促就业的重要载体,让更多大学生知晓和参与大赛,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活动,参与人数将作为名额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精心组织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为举办赛事和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确保安全有序推进。要将大赛与各类就业指导、线上线下招聘等同期活动统筹推进,广泛动员用人单位参与大赛,助力更多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实现就业。坚持公平办赛、公益办赛、开放办赛、节俭办赛、廉洁办赛、安全办赛,确保比赛平稳有序、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

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赛事组织情况及同期开展的就业指导、校园招聘等活动,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经验

各高校要认真总结梳理办赛经验,推动校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推出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做法并向市赛组委会报送总结材料,后期将择优组织高校开展经验交流。

七、其他事项

(一)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稿,请自行保留底稿。

(二)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

(三)获奖作品如发现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手段,或有出售、商业推广及直接或间接商业目的的,或不符合规定及违反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追回奖励,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四)所有报名参赛者均被视为同意并自愿遵守本届大赛比赛规程。

(五)各高校需确定1名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校级管理员,请还未报送开通校级管理员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发送管理员信息(包含学校名、管理员姓名、管理员手机号、管理员职务)至邮箱:xsc@edu.shanghai.gov.cn。

(六)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七)组委会联系人:

成长赛道: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 ? ?67792800

就业赛道:华东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盖钧超 ?64253963

教学赛道:华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 ? ?54345048

统筹协调: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 ???????周璐璐 ?6482307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 ???田文娟 ?23117084

?

附件:1.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方案

2.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方案

3.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方案

?

?

??????????????????????????????????2024年11月4日


附件1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暨

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方案

?

一、比赛内容

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成长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中低年级在校学生。高教组面向普通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职教组面向职教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和高职(专科)一、二年级学生。

三、参赛材料要求

参赛选手在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按要求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一)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 (PDF格式,文字不超过2000字,图表不超过5张)。

(二)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复赛参赛材料上传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日。

?

四、比赛环节

(一)校级初赛(2024年11月)

校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各高校参照大赛方案,自主确定参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建议校赛环节包括主题陈述(介绍展示个人生涯发展报告)、自由提问等环节。大赛将综合考虑各高校参赛人数、参赛比例等因素分配复赛名额。各高校完成校赛后,按照分配的市级复赛参赛名额择优推荐参赛选手。推荐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日。

(二)市级复赛(2024年12月上旬)

1.成长赛道复赛参赛选手约360人,其中高教组约270人,职教组约90人。

2.复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标准,组织评委对参赛材料进行线上评审,确定入围市级决赛参赛选手。成长赛道复赛评审标准如下:

成长赛道评审标准

指标

说明

分值

?

?

?

职业目标

结合所学专业多渠道了解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个人能力优势、兴趣特长等,?合理设定职业目标

?

10

基于职业目标对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要求,?科学分析个人现实情况与职业目标间的差距,制定?合理可行的成长计划

?

10

职业目标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

10

?

?

?

学习

实践

行动

围绕目标职业要求,结合学校育人特色和所学专?业,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学习实践

?

30

学习实践行动取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接近职业目?标要求

?

20

?

动态调整

及时对学习实践行动成效进行自我评估,总结分析?收获、不足和原因,对职业目标和学习实践行动路?径等作动态调整

?

20

(三)市级决赛(2024年12月中下旬)

1.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对现场参赛选手进行评审。

2.成长赛道设主题陈述、评委提问环节。各环节时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主题陈述(7分钟):选手结合生涯发展报告作陈述。

(2)评委提问(5分钟):评委结合选手陈述和现场表现提问。

3.大赛按参加决赛人数的20%、30%、50%比例设立金、银、铜奖,另设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4.市级决赛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国赛推荐(2025年1-3月)

大赛组委会根据决赛结果及教育部分配的本科生、专科生名额,培训选拔后,推荐选手参加全国大赛。


附件2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比赛暨

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方案

?

一、比赛内容

考察学生求职实战能力,对照目标职业及岗位要求,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入选国赛学生可获得岗位录用意向。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和职教组。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高年级在校学生,以及全体研究生。高教本科生组面向普通本科三、四年级(部分专业五年级)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全体第二学士学位学生;高教研究生组面向全体研究生;职教组面向职教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和高职(专科)二、三年级学生。

三、参赛材料要求

参赛选手在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按要求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一)求职简历(PDF格式)。

(二)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三)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

复赛参赛材料上传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日。

四、比赛环节

(一)校级初赛(2024年11月)

校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各高校参照大赛方案,自主确定参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建议校赛环节包括主题陈述(选手结合求职综合展示PPT, 陈述个人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综合面试(评委提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手提出解决方案;评委结合选手陈述自由提问)等环节。大赛将综合考虑各高校参赛人数、参赛比例等因素分配复赛名额。各高校完成校赛后,按照分配的市级复赛参赛名额择优推荐参赛选手。推荐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日。

(二)市级复赛(2024年12月上旬)

1.就业赛道复赛参赛选手约360人,其中高教本科生组140人、高教研究生组160人和职教组60人。

2.复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标准,组织评委对参赛材料进行线上评审,确定入围市级决赛参赛选手。就业赛道复赛评审标准如下:

?

?

就业赛道评审标准

指标

说明

分值

?

?

职业目标

能够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能力及兴?趣等特点,合理设定职业目标

?

5

准确把握目标职业的任职要求、工作内容、基本流?程和发展前景等

?

5

?

岗位

胜任力

具备目标岗位所需综合素质,如思维认知、沟通协?作能力和执行力等,具有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

?

40

具备目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关实

习实践经历丰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

?

40

?

发展潜力

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的潜质,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要求;符合就业市场需?

?

10

(三)市级决赛(2024年12月中下旬)

1.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对现场参赛选手进行评审。

2.就业赛道设主题陈述、综合面试环节。各环节时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主题陈述(6分钟):选手结合求职综合展示PPT, 陈述个人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

(2)综合面试(6分钟):评委提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手提出解决方案;评委结合选手陈述自由提问。

3.大赛按参加决赛人数的20%、30%、50%比例设立金、银、铜奖,另设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4.市级决赛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国赛推荐(2025年1-3月)

大赛组委会根据决赛结果及教育部分配的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名额,培训选拔后,推荐选手参加全国大赛。

?

?

?

?

?

?

?

?

?

?

?

?

?

?


附件3

?

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方案

?

一、比赛内容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考察高校 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以及 授课教师教学水平。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本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高教组面向普通本科院校,职教组 面向职教本科和高职(专科)院校。参赛教师依托其所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1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报名参赛。参赛教师为参赛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是学校在编及正式聘用人员)。原则上每所院校限报2人。

三、比赛安排

(一)报名阶段(2025年2月)

各高校自主组织校赛,推选1-2名选手参加市赛。

(二)市级复赛(2025年3月)

复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组织评委对参赛材料进行线上评审,确定入围市级决赛参赛选手。

(三)市级决赛(2025年4月)

?

??、参赛材料要求

(一)课程教学赛道参赛申报表。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团队、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教材及教辅材料、教研成果及教学改革、特色创新点、推荐意见等方面内容。

(二)参赛教师根据报名的课程,选取课程内容录制一段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视频格式不限。

(三)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向大赛组委会提交课程教学 赛道推荐汇总表。

(四)具体安排及相关材料提交方式:

登录网址:https://career.ecnu.edu.cn/,进入首页“上海职规赛课程教学赛道”平台提交相关资料。

联系人:朱老师,联系电话:15216715412

五、现场比赛环节

(一)市级决赛

1.课程建设情况汇报(8分钟)。选手展示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计、课程建设与改革、特色创新点、实施成效等方面内容。

2.互动答辩(5分钟)。选手根据现场评审团成员提问作答。评委根据选手表现打分,其中汇报部分占60%,回答问题部分占40%。

(二)市级总决赛

1.教学或指导情景模拟(6分钟)。选手提前20分钟随机抽题, 根据题目模拟就业观念引导、政策解读、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等课堂教学或指导咨询场景。

2.互动答辩(4分钟)。选手根据现场评审团成员或现场观摩学 生提问作答。

评委根据选手表现打分,其中场景模拟部分占60%,回答问题部 分占40%。

六、奖项设置

大赛将按参加总决赛人数的20%、30%、50%比例设立金、银、铜奖,其余参赛选手获优胜奖。

七、工作要求

(一)做好宣传动员

各高校要把组织参与大赛作为高校强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鼓励发动更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了解参与大赛。

(二)严格遵守纪律

各高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依法办赛、廉洁办赛、规范办赛,认真做好选手资格审核、材料审查及组织推荐工作。

(三)保护知识产权

参赛教师应保证相关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及所在高校承担相应责任。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11月6日印发


?


供稿:haixiaow
更新日期:2024-11-08
[阅览: 人次]




相关链接
电话:021-58311677 (党政办公室) 68881335 (培训部) 58317836(招生)      58317699(就业)   传真:021-68670908   E-mail:Sma.dzb@coscoshipping.com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158号 邮编: 200120
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0019538号 Copyright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